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形勢與政策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形勢與政策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策論文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策論文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5月23日,意大利都靈、中國廣州,兩個遙遠的城市因為一堂“形勢與政策”課在雲上與浙大相連。
這堂課的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似乎與學生遙不可及的話題,怎樣才能讓他們有更切實、更深刻的感受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黨委副潘健老師特地在自己的《形勢與政策》課堂上邀請了兩位“外援”——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培訓中心項目官員、全球青年領導力項目創始人祖良榮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全球人道主義應急樞紐項目助理拉敏,用真實的故事打動人心。
跨越地理界限的形策課堂“今天,在我們的課堂上會連線兩位非常重要的專家。”
潘健老師講解完課堂知識點後,話筒就接力到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李佳手中。正向同學們分享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李佳老師卻“神秘”地賣了個關子。
不一會兒,課堂裏屏幕裏出現了兩個身影:兩位在聯合國工作的嘉賓熱情洋溢地分享著他們的經曆與體會;屏幕的另一邊,教室裏座無虛席,大一學生們正全神貫注地聽講,汲取前所未有的新鮮養料。
“你現在在做什麽?2030年你能做什麽?”介紹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後,祖良榮博士向連線現場的同學們提問,並鼓勵青年學生通過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規劃自己的成才之路,最終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祖良榮博士鼓勵青年學生成為“T型人才”,成為通才和專才的結合,打破僵化思維,培養成長型思維,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他以李大釗的“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作為結尾,殷切期待世界上有更多“覺醒”的青年去創造美好的世界。
隨後,浙江大學2014級社會學畢業生拉敏分享了她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工作的經曆。於她而言,在國際組織工作並沒有想象中的神秘感,這隻是一件能夠“幫助人”的事,她也從一次次的援助工作中獲得了生命的意義感。對於有誌於從事人道主義事業的同學,拉敏從自身經曆出發,歸納了“信念、開放的心態、適應多元文化的韌、專業能力、勇氣”這五點重要的因素。最後,她寄語學弟學妹們將知行合一銘記於心,對未來、對社會、對世界懷有一顆正直的心,找到自己熱衷的事業,為開放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連線互動的形式讓思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嘉賓分享後,同學們還就巴以衝突背後的大國博弈、解決世界問題的中國方案等問題與祖良榮博士進行深入交流。大一金融學專業的方炳霖同學積極參與提問,祖良榮博士的回答讓他獲益匪淺,他說:“這次形策課提供了難得的交流機會,平時我們接觸更多的是書本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論述,課堂連線讓我們接軌國際,看到國際上最真實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國際舞台上的中國力量。”
讓思政課堂“走心”更“入心”“跨越時空的場外連線是學校創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一種,也是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的有效實踐,旨在引導學生將課堂理論用於實際探索,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具體行動。”浙江大學學生工作部負責人說。
為進一步完善“形勢與政策”教育,浙江大學創新視頻連線、實地體驗、走進展覽館、相關領域專業工作者進課堂等教學形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組織醫療隊員、相關專家學者走進課堂,與全體本科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據統計,2019-2020學年,學校共開設68個教學班,配備59位主講教師、68位助教;2020-2021學年開設70個教學班,配備62位主講教師、79位助教,“形勢與政策”教育走心更入心。
在這一堂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思政課上,學生們收獲頗豐。法學院2020級本科生周涵寧說,“這次形策課無異於一次與理想的對話,讓我看到了一種超越功利的人道主義關懷。”法學院2020級本科生張越表示,“開拓的課堂形式非常吸引我,在與兩位負責人前輩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們接軌世界、卻不忘初心的可貴精神,使我備受鼓舞。”
為培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和未來領導者,助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浙大一直在行動。2015年9月,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啟動國際組織精英人才培養計劃(簡稱“國精班”)。截至目前,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年均培養全校50多個專業近百名學生,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50%,年均有40餘位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
本文作者: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張佳楠
圖片來源:翁沁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張佳楠
責任編輯:周亦穎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